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下一站是债市合作
来源:第一财经 2016-12-22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下一站是债市合作

第一财经金融徐燕燕2016-12-21 18:30

评论0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近日在北京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如今,内地和香港股票市场已经基本打通,下一步是债券市场的合作。他透露,目前香港金管局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和内地的合作,帮助海外投资者更便利地购买中国内地的债券,促进人民币的双向流动。

作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要一环,深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下称“深港通”)于今年的12月5日正式开通。

陈德霖12月20日在北京的媒体见面会上通报了深港通开通至今的情况。他表示,从交易量来看,由香港至内地购买股票的“北上”资金为121亿元,内地去香港购买股票的“南下”资金35亿元,“北水南下”比例较少。“有人提出质疑,是不是这项安排并不理想?”他称,“资金流向短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是长远的。”

陈德霖告诉记者,两年前,沪港通刚刚开通之时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在最初半年,香港居民到上海买股票的资金量,要比内地居民到香港买股票的多得多。但是,沪港通开通至今两年来,北上资金为1380亿元,南下资金为2980亿元,情况和最初已经发生了逆转。

“桥梁是一个长远的建设,不要斤斤计较短期的交通量,桥梁建好,交通量渐渐就起来了,要看市场条件。”陈德霖表示,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是曲折的,但大的方向不会发生改变。“尽管最近人民币面临一部分资本外流的压力,但可以看到,深港通还是如期开通了。”

在他看来,不论是沪港通还是深港通,都是内地资本市场通过香港这一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内地和香港都是重大的举措。中国政府的政策目标是实现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但这并不意味着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就将因此削弱。相反“中国越开放,香港机遇越多。”

陈德霖表示,目前进入中国内地的外资中,将近六成来自香港,这里面不仅包括了香港公司的资金,还有一些是外国公司由香港进入内地;与此同时,中国内地对外投资中,也有将近六成的资金是以香港作“跳板”,进而去国外进行投资。

“选择香港说明香港有它的优势”,比如风险管理、客户资源的积累等。即便是未来人民币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但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这就好比美元、欧元等作为完全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但仍然有很多交易是通过伦敦、法兰克福、香港、东京等离岸市场来做。

根据香港金管局的统计,受到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的影响,香港的人民币存款资金池从去年高峰时的1.1万亿元下降三成至7000多亿元。而人民币的交易量从高峰期的每天11000亿元,下降至八九千亿元。

“资金池缩小了,但交易量的减少并不是非常明显,这说明离岸人民币业务的交易仍然是非常旺盛的。”陈德霖称,目前七成离岸人民币业务是通过香港来完成,因此香港离岸人民币利率的变化也就反映了离岸市场对人民币整体需求的变化。总体而言,人民币离岸业务的运行还是有序、顺畅的。

(本报实习生熊天琪对本文亦有贡献)

 
   
 
 
更多文章
 
   
版权所有 @ 广州市龙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粤ICP备09007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