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孟加拉基建不足所造成的物流制约,需要较长时间来改善,这并非港商所能控制
大公网2月5日讯(记者 李永青)近年内地劳工成本不断上涨,加上愈来愈多年轻人不愿到工厂打工,迫使不少内地设厂的港商到中国以外地方设生产线。香港贸发局报告指出,孟加拉的劳工成本约为100至120美元,折合约780至936元,远低于珠三角工人,且低技术至半技术工人供应充足,为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提供支持;然而,孟加拉基建落后,且工会相当活跃,罢工时有发生,故港商投资前应权衡利弊。
飞达帽业是广东省最大的帽子製造商,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其他製造商一样,飞达帽业近期正面对劳工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由于生产过程涉及大量人手製作,飞达的营运模式属于劳力高度密集型。位于深圳的工厂,平均劳工成本已上升至每月六千元人民币以上,对公司构成巨大的财务压力。
东南亚厂难长期低廉
故此,飞达帽业董事总经理颜宝铃在三年前开始考虑公司的其他出路。飞达帽业最初考虑把生产基地迁往内地,曾经初步研究迁厂到华中其中一个地区。但该公司发现,这些地方的劳工供应同样紧张,劳工成本因而飞涨,并非理想的迁厂之地。有见及此,颜宝铃决定物色一个海外地点,让公司能建立一个长远的生产基地。在评估过亚洲多个地方可行性后,飞达帽业最后选择孟加拉这个南亚国家,原因是相信该国能够持续供应低成本的劳动力。
现时有许多香港公司于广东设厂。孟加拉的劳工成本约为100至120美元,只相当于飞达帽业深圳工厂的劳工成本的一小部分。
颜宝铃接受贸发局研究部访问时表示,多个东南亚热门迁厂及分散生产基地的选址,包括越南及柬埔寨在内,长远来说不能持续提供低成本劳工。她又指出,与孟加拉比较,这些国家的人口水平相对低,聘请员工或会有些问题。
她认为东南亚地区可能适合处理一些外包订单,但不符合飞达帽业建立一个长远生产基地的要求。
再者,颜宝铃有信心,中国于2013年提出的重大地区性合作计划“一带一路”倡议,能改善孟加拉的营商环境。中国政府为孟加拉基建发展所提供的投资及协助,相信会有利于飞达帽业在孟加拉的投资。她说,由达卡到吉大港的高速公路改善工程,技术和财政资助均来自中国;当工程完成后,该公司把产品运送至港口的时间可缩减50%。
製造商首次在一个新选定的国家开展业务时,大多先在经济特区或出口加工区设立工厂。这些特区专为海外投资者而设,为他们提供很大的方便,例如单一窗口协助。飞达帽业却另闢蹊径,与一家并非设于经济特区或出口加工区的小型本土製造商达成了商业安排。
政府官僚作风难应对
在2013年,经过快速的磋商及尽职调查程序后,飞达帽业与孟加拉当地一家製造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由飞达拥有多数股权。据悉,该孟加拉伙伴拥有的生产厂房位于首都达卡外围地区,并非在出口加工区内。由于行业经验丰富、客户群稳定,及财政状况稳健,飞达帽业的迁厂计划得以迅速完成,这亦有赖当地伙伴协助,令过程易于处理;涉及当地的问题,例如与附近乡村磋商废物处理及道路改善事宜,由伙伴负责处理,令颜宝铃可专注管理工厂的生产事务。现时飞达在当地已聘请了3200名工人,每月产量达180万件,成为该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
另外,孟加拉国基建不足所造成的物流制约,需要较长时间来改善,这并非港商所能控制。对不熟悉当地惯例的外国公司来说,处理官方规例程序和政府官僚作风带来的问题甚为困难,最好交由当地合作伙伴和顾问来应付。